【學術活動】中研院RC33亞洲區域會議及國際社會科學資料庫工作坊

[中研院]RC33亞洲區域會議及國際社會科學資料庫工作坊,早鳥優惠至6/30截止 活動日期 RC33亞洲區域會議 2017/09/11(一)~2017/09/14(四) 國際社會科學資料庫工作坊 2017/09/15(五)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 會議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會議網址 RC33亞洲區域會議 http://survey.sinica.edu.tw/rc33-taipei/ 國際社會科學資料庫工作坊 http://140.109.171.200/2017/workshop.php RC33亞洲區域會議 RC33屬於國際社會學會(Internation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ISA)其中一個研究群(Research Committee),主題為邏輯與研究方法(Logic & Methodology)。 本次國際會議為RC33第一次舉辦之亞洲區域會議,主辦單位為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會議主題定為社會科學研究方法(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本次會議共徵集了20個Session,104篇文章,共有來自世界各國100多名學者專家出席及發表。 Keynote演講邀請中央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朱雲漢教授,講題為How East Asians View A Rising China: Evidences from Asian Barometer Survey。 參與RC33在台灣舉辦的第一次亞洲區域會議是了解國內外最新研究方法與相關成果的最好機會,歡迎對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有興趣的人參加。 國際社會科學資庫工作坊簡介 Continue reading 【學術活動】中研院RC33亞洲區域會議及國際社會科學資料庫工作坊

【學術活動】第八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徵稿啟事

會議主題:演化中的數位人文:過去,現在,未來 地點: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日期:2017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 URL:http://www.aiecon.org/conference/DADH2017/index.htm 數位人文學家雖然對數位人文的定義、 範疇、和應用規模有著不同的看法,但對「數位人文持續在演化、持續在面對新的挑戰」這個陳述並沒有太多異議。以大數據為例,數位技術自動地將人們說了什麼、做些什麼、甚至想些什麼,有系統地加以歸檔典藏;這些儲存下來的豐富訊息,將人文研究引向傳統人文學家難以想像的新境界。然而,自動存檔典藏的數據包含真實的、虛擬的,甚至是虚假的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數位典藏學家和數位人文學家應如何掌握、運用大數據以及大數據分析法?或者,無所不在的數位化不但改變了人類文化,同時也將改變人文研究,使得人文研究加上「數位」這兩個字顯得畫蛇添足? 數位化與「計算」習習相關。因此,數位人文學家與計算社會科學家現在已使用相同的工具來萃取訊息、分析社會網絡和進行地理空間分析。數位人文學家也嘗試運用計算社會科學的工具來建立模型並模擬複雜的人文經驗。同時,計算社會科學家也正探索、嘗試將情感模型化。當研究工具和研究議題的交集越來越多之際,數位人文學家和數位社會科學家能夠合作到什麼樣的程度來共同解決面臨的挑戰?來共同獲得更深的洞見? DADH 2017 延續過去7屆會議的傳承,歡迎對數位人文社會科學有興趣的先進、學者,踴躍投稿,投稿內容不拘泥於上述議題,也歡迎提交以下(但不限)領域之論文:數位技術及應用、數位人文社會科學跨領域研究、數位人文理論及認識論研究、數位人文教育、數位藝術與音樂,數位架構、文化遺產、網路分析等。 徵稿辦法 徵稿形式:論文摘要、海報摘要、Panel 提案 線上投稿網址:http://www.aiecon.org/conference/DADH2017/submission_ch.htm 投稿格式: 論文、海報摘要:1000-3000字 Panel 提案:1500字以上(須綜述3-4 篇論文並附論文摘要) 如以中文發表,須提供中英文論文題目 會後論文出版 會後將請發表人依據會議討論狀況進行論文修改,交付審查;通過審查者,將收錄於由台灣數位人文學會所主辦之《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期刊。有關出版之重要日期及格式將再行公告。 重要日期 2017/07/16:論文 / 海報 / Panel 繳交截止 2017/08/31:審查結果通知 2017/10/04:早鳥報名截止 2017/11/04:論文發表者報名截止 2017/11/24:報名截止 2017/11/29-12/01:會議日期 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數位人文團隊 協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人工智慧經濟學研究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臺灣數位人文學會

【學術活動】庫博Corpro文本分析工作坊

【庫博】Corpro文本分析工作坊 時間:2017年05月26日(五) 10:00-17:00 地點:台灣大學文學院視聽教室(文20) 講者:闕河嘉教授(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活動簡介:本次工作坊,闕河嘉老師將和大家介紹她的團隊長期開發的多功能文本分析軟體庫博Corpro,運用這套軟體,與會者可以解析文本中詞彙出現的頻次,在文本中的分布情形、前後語境的脈絡、比較兩批文本的差異詞彙,以發掘大量資料展現的模式。 活動提醒: (一)工作坊於上午九點30分開放報到,十點正式開始。 (二)當日工作坊將分成兩部分進行,第一部分為講解與示範,第二部分為實際操作。中間將會適時有十至十五分鐘的休息時間,及午休用餐時間約為一小時。 (三)本活動將不提供紙杯,請您自備環保杯。 (四)請自備筆電,請注意需安裝或更新64位元的java(電腦須為64位元windows系統)。 報名網址

【學術活動】臺灣人物資料庫工作坊

臺灣人物資料庫 (Taiwan Biographical DataBase ‧ TBDB) 工作坊 活動簡介:自1990年代起,當社會資產已進入數位化的時代之際,科技與人文的結合研究隨之發展,近年來有越來越多以科技整合為核心的數位人文研究及課程,人文研究視角與方法的擴充及改變,是數位時代下的成果。 活動內容介紹:本次工作坊邀請當前以研究台灣文學、歷史文獻數位發展的專家學者,從分享近年以科技技術幫助大量數位資料進行分析,從中尋找意義關聯性的成果;以及建立數位資料庫的理念到使用端在利用資料庫進行研究的心得。 這其實比較是一個前導行的溝通會議。在這幾年,中國史的領域已經受益於China Biographical Database 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多多,陸陸續續有越來越多基於CBDB的研究出現。在台灣文史方面,如何也能建置類似的資料庫,來促進相關的研究,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有興趣利用數位工具、資料庫來進行台灣文史研究的朋友,歡迎報名產加。給我們建議、批評、指教,與我們一起打造TBDB,開創一些可能的研究、教學新途徑。 邀請對數位人文、開拓文史研究新視野有興趣的朋友,踴躍參加。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臺灣數位人文學會、捷克國科會 合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專題補助計畫:科技部 地點:國立臺灣文學館 第一會議室(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時間:2017年5月12日(星期五)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2017年5月8日止。 報名網址及議程下載

【學會公告】教育部數位人文課程創新計畫座談會

教育部於105-106年試辦「數位人文課程創新計畫」,委由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辦理計畫。開設數位人文創新課程,將課程模組化、製作成MOOCs教材並豎立領域典範,目的在於培育學生成為數位人文領域的產學人才。計畫為廣納各方意見,按培養人才的領域差異分別舉辦四場座談會,以銜接未來教育部委託政治大學辦理的「數位人文人才培育」中綱計畫。 各場次之邀請對象、時間/場次、會議地點、座談會網站與報名網址如下,歡迎各界踴躍參與。 邀請對象 座談會主題相關的系所教師,欲投入及瞭解數位人文課程計畫的師資團隊。 時間/場次 106年3月16日(星期四) 13:40-17:00 / GLAM (Galleries, Libraries, Archives, Museums) 領域場。海報連結 106年3月21日(星期二) 08:40-12:00 / 傳播、影視等數位匯流產業場。海報連結 106年3月21日(星期二) 13:40-17:00 / 教育及研究場領域場。海報連結 106年3月23日(星期四) 08:40-12:00 / 文創導向數位經濟產業場。海報連結 會議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710討論室。 座談會網站及報名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view/dhci2017/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聯繫活動聯絡人薛弼心,bishin@ntu.edu.tw

【學會公告】《資訊社會研究》徵稿

《資訊社會研究》「獨立數位媒體專題」徵稿(詳情請點選附件連結) 徵稿主題: ■ 獨立數位媒體的定位與發展 ■ 校園獨立數位媒體的創立、發展與公共參與 ■ 一般獨立數位媒體與民主 ■ 獨立數位媒體如何定義「新聞」 ■ 獨立數位媒體如何追求創新 ■ 獨立數位媒體與資料新聞 ■ 獨立數位媒體的侷限 ■ 獨立數位媒體生存的商業模式 客座主編: 林照真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專題出版說明: 稿件中、英文不拘,並請註明為「獨立數位媒體專題」投稿,歡迎作者提早投稿。本專題截止收件日期為2017年7月31日,預計於《資訊社會研究》三十四期(2018年1月)刊出。 投稿體例請見本刊網站:http://ccis.nctu.edu.tw/submission.asp。 投稿網站為:http://ccis.nctu.edu.tw/member.asp 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詢問(journal.ccis@gmail.com) 《資訊社會研究》「數位遊戲專題」徵稿(詳情請點選附件連結) 徵稿主題: 一、網路詐騙或智慧財產權等法律問題 二、遊戲市場與遊戲行銷的分析 三、各類遊戲之遊戲文化與玩家人際關係的研究 四、遊戲的設計開發 五、遊戲融入教學等應用 六、其他相關主題 客座主編: 黃厚銘(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專題出版說明: 稿件中、英文不拘,並請註明為「數位遊戲專題」投稿,歡迎作者提早投稿。 投稿體例請見本刊網站:http://ccis.nctu.edu.tw/submission.asp 投稿網站為:http://ccis.nctu.edu.tw/member.asp 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詢問(journal.ccis@gmail.com) Continue reading 【學會公告】《資訊社會研究》徵稿

【學會公告】哈佛大學博士後申請計畫

2017-18 Harvard Data Science Postdoctoral Fellows Program Application deadline: Feb 3, 2017 Inaugural two-year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program in data science The Harvard University Data Science Initiative is seeking applications for its inaugural Harvard Data Science Postdoctoral Fellows Program for the 2017-2018 Continue reading 【學會公告】哈佛大學博士後申請計畫

【學會公告】科技部106年度數位人文主題研究計畫徵求說明會

科技部人文司將公開徵求「106年度數位人文主題研究計畫」,並委由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在北部、中部與南部分別舉辦計畫徵求說明會。活動訊息、各場次之日期/地點、與報名網址如下,歡迎各界踴躍參與。 北部場次: 2017年1月6日(五)PM 2:30- PM 4:00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A202會議室 合辦單位: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 中部場次: 2017年1月9日(一)PM 2:00- PM 3:30 臺中:逢甲大學人言大樓第四國際會議廳 合辦單位: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 南部場次: 2017年1月12日(四)PM 2:00- PM 3:30 臺南:長榮大學行政大樓第1會議室 合辦單位:長榮大學 報名網址:https://goo.gl/DjOfrc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聯絡dhintaiwan@gmail.com,謝謝。

【學術活動】「數位人文技術於佛典文獻研究之應用與發展」演講報導

本次演講洪振洲教授以「數位人文技術於佛典文獻研究之發展與應用」為題,探討法鼓文理學院近年的數位人文專案和工具,如何支援佛學研究。 洪教授先提出了兩個問題:「要怎麼利用數位人文技術進行佛學研究?」以及「數位人文技術,要怎麼輔助人文學者進行佛學研究?」但要解決此二問題,必須先去理解現在佛學研究的主流研究方法為何。以蕭振邦〈佛學研究一般方法論〉(2003)書中內容為例,佛學研究的研究方法有四:文本解讀、理論重構、解釋模型的建構和撿別,以及相關解題的後續檢驗。 為了輔助佛學學者的研究,數位人文工具和資源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著手。方向一:以數位技術產生更好的材料(例如:建立資料庫,將經、書、論等相關原始資料放置再一起);方向二:以電腦協助進行大規模的資料整理(例如:資料彙總、內容比對,從大量語料資料中整理出重要的研究內容);方向三:以資訊科學研算法輔助判讀(例如:利用統計分析或人工智慧,彌補文史哲個別研究者閱讀文獻量較少,解釋比較重特殊性和片面性的缺陷)。 而數位人文資源又可以區分出以下五類:基礎文獻資料庫、格式妥善的原始資料、資料分析與應用:結合GIS呈現、資料分析與應用:社會網絡分析,以及資料分析與應用:文字量化分析。洪教授在五類資源中分別提出相關的實例,展現法鼓文理學院近近十年數位人文專案的豐富成果。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研究平台是其中相當成功的案例。不只整合了經典閱讀,還提供全文搜尋、字典內容、經典背景、人名地名參考資料、字詞統計,以及相關研究文獻,是多達兩億中文字的文獻庫。原本資料內容是以往以光碟方式呈現,後來開發並打造新的網頁閱讀介面,未來期望可以開發「搜尋與比對」和「文字數位分析」功能。然而洪教授也不諱言,系統建置的困難在於metadata本身就存有爭議(例如:佛典譯者的認定),致使系統需要極大的彈性來建置相關資料。 這些數位人文專案的資料開放政策,基本上資料都是完全公開下載(除了少許外部合作案),都套用CC授權(BY-NC-SA),所以大家都可以自由使用。全文資料都是符合TEI規範的XML檔案。 在資料分析與應用上,洪教授歸類出三類:結合GIS呈現、社會網絡分析,以及文字量化分析,這是數位人文目前最常用的研究方法。首先,結合GIS呈現的專案,可以參考《佛教傳記文學的視覺化與搜尋》,此資料庫利用Google Earth和高僧傳記的結合,將各高僧的生平要事及足跡,進行視覺化呈現。第二,社會網絡分析的專案,可以參考《高僧傳社會網絡視覺化》,把高僧傳內容所提到的高僧間的往來關係,構建成人際關係的網絡圖。最後,文字量化分析,開發出Search & Comparison的功能,可以找出特定詞彙在佛典中的出現頻率,透過資料聚合,進行統計和視覺化,呈現研究成果。(張天心撰) 演講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