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 | Python & Digital Humanities Workshop 2018

邀對數位人文有興趣的您參加數位人文學習工作坊! 本次數位人文工作坊,係以清代中葉以前(1644-1795)的氣象紀錄資料,建立自動分類處理系統, 結合災害相關之效應與因應策略進行時空整合分析,探討文本分析方法用於大量歷史氣候資料分析的可能性。 希望透過工作坊形式,邀請 20 名對數文人文領域有興趣者參加。 工作坊當天會以基礎 Python 教學與清代地方志氣象資料分群網站為上下半場內容, 敬請踴躍報名! 時間:7月20日(五) 08:30-17:00 地點:台大數位人文中心 報名網址:https://goo.gl/86E9cg ※ 茲因工作坊將採小組方式進行,預計僅收 20 名參加者,敬請踴躍報名 ※ 報名成功者將會於電子郵件通知 ※ 請自備筆電、水杯 工作坊內容:     08:30-08:50 報到     08:50-09:00 開幕式     09:00-10:20 Python tutorial     10:20-10:30 休息 Continue reading D.H. | Python & Digital Humanities Workshop 2018

【徵稿資訊】延長徵稿 —《2018 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徵稿至7月31日

《2018 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徵稿延長至7月31日 第九屆 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 會議主題:迎向人工智慧+數位人文的時代 地點:新北市金山區 法鼓文理學院 日期:2018年12月18日至12月21日 URL: http://dadh2018.dila.edu.tw

【學會公告】學會正式成為ADHO組織成員

本會於2018年六月正式成為ADHO(Alliance of Digital Humanities Organizations,數位人文組織聯盟)組織成員(Constituent Organization),相關公告請見:http://adho.org/announcements/2017/adho-welcomes-new-organizations-0 期盼學會在國際組織的參與,能提升臺灣數位人文的視野與能見度,並與各位一齊努力推動數位人文之發展。

【學術活動】DADH 2018 會議徵稿啟事

會議主題:迎向人工智慧+數位人文的時代 地點:新北市金山區 法鼓文理學院 日期:2018年12月18日至12月21日 URL: http://dadh2018.dila.edu.tw 數位人文(Digital Humanities)是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數位人文一詞是在2004年左右被提出,成為此領域發展的關鍵詞彙。雖然被研議的時間不長,數位人文卻以前所未見的速度蓬勃地發展。近年來無論是歐美、亞洲各國與台灣的學術研究機構,都相繼成立各種數位人文組織,致力於數位人文的研究與發展,由此可見各界對此領域的期待與盼望。 數位人文領域的核心概念是將現代資訊科技技術應用於傳統人文知識的探索,以突破現今傳統人文研究的限制。此跨學科視野的知識與技術的結合成果是任何單一領域所無法達成的。而數位人文領域的發展,實際上也與各種資訊技術的進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新的資訊科技,不僅能夠提供新的資料分析方法,也可能用於於創造新型態的數位資源。 近年來,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取得重大的突破,各式的人工智慧技術由理論架構的討論,漸漸走入各種實際的應用之中,並取得令人驚豔的成果。人工智慧的目標為讓機器具有如同人類般的思考與決策的能力,以解決實際的問題。然而何謂智慧,人類的思考方式及其所欲探究的問題,都與人文學科習習相關。例如:人工智慧所用來理解人類語言的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技術,已成為語言學之重要分支—計算語言學。此外,哲學的本體論所發展出之概念關聯之觀念,已為人工智慧之智慧推論的相關技術,如語意網(Semantic Web)、本體論(Ontology)、知識圖譜(Knowledge Graph)、鏈結開放資料(Linked Open Data)等之知識表達理論基礎。此類借鑑人文學科之人工智慧技術到底能夠帶給數位人文怎樣的應用與突破?人文學者該怎樣看待這些以數位資源為基礎所研發的人工智慧成果?相對於傳統人文研究在有限範圍的字句內之斟酌,人工智慧這種以大量現象為主,卻忽略少數例外的研究方法,到底對人文研究能有更多的幫助,還是帶來更多令人無法信服的結論?此皆為本次會議所欲關注之議題。 面對數位人文這個蓬勃發展的新興領域,本屆會議除延續歷年對數位人文研究各面向的關注外,並將以迎向人工智慧+數位人文的時代(Facing the Era of AI+DH)為會議主題,廣邀國內外從事數位人文之專家學者與會,期待透過彼此之對話與交流,再創數位人文研究新的里程碑。 徵稿主題 本會議敬邀徵集下列人工智慧(但不限)與數位人文領域之研究論文: 各種促進人文研究之數位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如:數位媒體、資料探勘、軟體設計、模式化等。 有關人文研究數位文獻的資訊科技,如資料探勘、社會網絡分析、視覺化、圖像化等。 數位人文理論及認識論之研究。 有關數位資料或數位科技之文學、語言學、文化、歷史等人文研究及跨學科研究。 數位人文於人文學科教育之影響。 音樂、電影、戲劇等數位藝術,文化遺產、數位遊戲、虛擬實境、數位設計、新媒體等數位應用。 其他資訊科技與人文研究議題的結合。 徵稿辦法 徵稿形式:論文摘要、海報摘要、Panel 提案。 線上投稿網址:https://easychair.org/conferences/?conf=dadh2018 投稿格式: 論文摘要:1000 – 3000 字 海報摘要:500 Continue reading 【學術活動】DADH 2018 會議徵稿啟事

【學術活動】《閩台地方文獻數字化工作坊》招生

日期:2018/07/11-07/17 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gapps.ntnu.edu.tw/xmudh2018 課程內容: 7/11 報到 7/12-14 數位人文與民間歷史文獻研究課程 授課師資: 項潔 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 專長:數位人文 何浩洋 德国马普研究院科學史研究所 專長:數位人文 林敬智 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專長:數位人文與民俗 鄭力軒 政治大學社會系 專長:社會網絡分析(SNA) 李宗信 彰化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專長:歷史地理資訊系統(Historical GIS) 李宗翰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 專長:數位人文與歷史研究 7/15-16 田野考察課程:永泰 授課師資: 鄭振滿 廈門大學歷史系 7/17 賦歸 報名聯絡助理: 徐先生 chengyi.taiwan8@gmail.com *** 旅費請自行負擔(台北至廈門小三通約NTD@6000),廈門大學負責落地接待。

【學術活動】數位人文視野下的漢學研究國際研討會

數位人文研究,是近年來新興的跨領域學科,更是國內外學界熱門的學術議題。意旨透過數位科技的協作,創新人文研究取徑,啟發研究發現,擴展多元宏觀的研究視野。為了探討數位人文在漢學研究中的發展趨勢,提供積極投入的研究學者交流合作的機會,並彰顯臺灣在數位人文的研發成果,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與臺灣大學圖書館共同舉辦「數位人文視野下的漢學研究國際研討會」。 本會議由教育部「頂尖大學策略聯盟—哈佛大學雙邊學術合作交流計畫」支持,是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與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合作計畫中的成果之一。在這次的會議裡,我們將發表彼此合作的研究成果,並邀集國內外數位人文領域的學者專家一同蒞臨,交流與分享數位人文技術的理論與實踐,對數位人文研究的未來發展方向共同擘畫藍圖與願景。 會議日期:2018年6月4日-5日 會議地點:臺灣大學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ICDHS2018 「數位人文視野下的漢學研究國際研討會」由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與臺灣大學圖書館共同舉辦。會議的主旨在探討數位人文在漢學研究中的發展趨勢,提供積極投入的研究學者交流合作的機會,並彰顯臺灣在數位人文的研發成果。歡迎各位學者專家與同好的蒞臨。

【學術活動】From Digitizat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DocuSky and MARKUS

活動名稱:Hán Nôm Workshop In Vietnam(越南漢喃文書工作坊) 題目: From Digitizat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DocuSky and MARKUS 時間:2018年5月27日 上午10:00–12:00 講者:胡其瑞 博士 /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 地點:河內‧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主辦: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 Workshop Team

【學術活動】數位人文系列演講與工作坊

數位人文系列演講與工作坊 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林淑慧教授主辦 台灣數位人文學會合辦 1.主題:說故事的另類出路:ArcGIS Online及Story Maps基本操作 演講者:陳伯銜/互動國際技術經理 日期:107年3月28日(三) 時間:12:20-14:10 地點:台師大圖書館校區 教育學院大樓四樓資訊中心 教403 2.主題:Story Maps與臺灣歷史地圖資料的結合 演講者:廖泫銘/中研院人社中心副技師 日期:107年4月11日(三) 時間:12:20-14:10 地點:台師大圖書館校區 教育學院大樓四樓資訊中心 教403 3.主題:數位人文視野下的類書研究 演講者:項潔教授/台灣數位人文學會理事長、臺大數位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日期:107年5月2日(三) 時間:13:20-15:10 地點:台師大校本部 文學院大樓 正102 4. 主題:群眾製圖──人人都是地圖師 演講者:王聖鐸 日期:107年5月23日(三) 時間:12:20-14:10 地點:台師大圖書館校區 教育學院大樓四樓資訊中心 教403 5. 主題:數位人文與台灣文史資料的分析 演講者:劉昭麟/政大資訊科學系特聘教授 日期:107年6月13日(三) 時間:13:20-15:10 Continue reading 【學術活動】數位人文系列演講與工作坊

【學術資源】DocuSky數位人文學術研究平台正式上線

國立臺灣大學‧ 數位人文研究中心 & 資訊工程學系數位典藏與自動推論實驗室共同發佈 人文學者利用數位科技進行學術研究,在資訊時代的今天早已不是新鮮事兒了。但是,充斥在資訊世界的各樣數位工具,似乎總是不能契合每位人文學者的個別需求。有的資料庫提供了很棒的工具,但是卻無法應用在學者自己蒐集的材料上;有的資料庫內含豐富的數位資源,但是卻沒有適合的工具提供使用者進一步分析。而DocuSky 數位人文學術研究平台的出現, 正是為了彌補這樣的缺憾,讓研究者在材料的取用與工具的使用上更為自由與豐富。 DocuSky 數位人文學術研究平台提供研究者在平台中上傳自己從各種不同管道蒐羅來的文本資料,並且運用各式各樣的新穎工具, 進行文本格式轉換、 後設資料建置,憑藉自己之力建置數位資料庫,而無須求助資訊技術人員; 也能夠對自己掌握的材料進行文本探勘與分析, 從多元的視角挖掘潛藏於材料中的議題線索及脈絡; 在傳統的線性觀察之外,更可透過視覺化的呈現探索文本的時空與計量資訊。 DocuSky 不在於取代人文學者的研究角色,也無能取代人文學者的智慧, 本意希望可以輔助與支援人文學者, 輕鬆自主地執行許多以往必須仰賴專業人士才能採取的研究方法。 因此,自 2016 年 DocuSky 測試版上線以來, 愈來愈多的人文學者在嘗試著探索她、使用她,並回饋更多的意見讓 DocuSky 成長發展。 經過許多貢獻者的努力, DocuSky 數位人文學術研究平台自 2018 年 2 月 1 日起,新版頁面正式上線。 未來,我們也將持續不斷透過合作與共同參與的方式,將更多更好用的數位工具與服務擴充至平台上。無論您是人文學者或是對數位人文有興趣者,歡迎共同來認識、使用與發展 DocuSky 數位人文學術研究平台。 就是現在,請由此進DocuSky,誠摯地邀請您,一起來遇見DocuSky……

【學術報導】國史館及臺灣文獻館1,229萬頁檔案,全面開放免費下載

國史館繼開放線上閱覽檔案數位圖檔後,今(5)日起和臺灣文獻館提供 1,229 萬頁檔案的數位檔免費下載功能;先前開放數位檔之《國民政府》檔案,也已完成 19 萬 5 千餘筆的分件作業,提供以「件」為單元的目錄查詢,讓研究者透過目錄檢索檔案時可以更加精準。 完整新聞稿 國史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