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DADH 2023)』圓滿落幕

『第十四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DADH 2023)』以「南方力量×數位研究×數位人文」為主題,除賡續以往諸屆數位人文研究成果與發展,希冀經本屆大會移師南臺灣,廣邀南部數位人文師資團隊,將研究成果和與會學者交流;本屆會議計有法國、新加波、加拿大、日本、韓國、臺灣、香港、中國大陸等地專家學者參與,總計宣讀130餘篇論文,另安排3場主題演講。 12月1日演講邀請法國高等研究應用學院歷史與文獻學科學古代中國歷史與文獻學講座教授(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 EPHE-PSL Historical and Philological Sciences Professor, Chair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of Classical China)藍碁教授(Professor LANSELLE Rainier)主講,講題為《翻譯和評論之間:衡量文本知識傳播過程的複雜性》(Between translating and commenting. Accounting for complexity in the chains of transmission of textual knowledge)。 12月2日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講座教授宋曜廷副校長演講,講題為《結合前瞻科技建立數位化的語文學習環境:經驗與反思》;12月3日安排線上演講,邀請法國巴黎商學院副教授(Professeur associé Continue reading 『第十四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DADH 2023)』圓滿落幕

【學術報導】漢學研究的新視野——「數位人文視野下的漢學研究國際研討會」會議紀要

漢學研究的新視野 ——「數位人文視野下的漢學研究國際研討會」會議紀要 一、研討會緣起 數位人文研究,是近年來新興的跨領域學科,更是國內外學界熱門的學術議題。所謂的數位人文研究,指的是透過數位科技的協助,創新人文研究方法,啟發研究發現,擴展多元宏觀的研究視野。為了探討數位人文在漢學研究中的發展趨勢,提供研究學者交流合作的機會,並彰顯臺灣在數位人文的研發成果,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與臺灣大學圖書館於本年 6 月 4 日至 5 日,在臺灣大學圖書館國際會議廳共同舉辦「數位人文視野下的漢學研究國際研討會」。 這場會議由教育部「頂尖大學策略聯盟—哈佛大學雙邊學術合作交流計畫」支持,是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與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合作計畫中的成果之一。在這次的會議裡,雙方皆分享合作的研究成果,並邀集國內外數位人文領域的學者專家一同蒞臨,交流並闡述數位人文技術的理論與實踐,共同為數位人文研究未來的發展方向擘畫藍圖與願景。 二、嘉賓致詞 會議開始由臺大數位人文研究中心項潔主任與哈佛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包弼德(Peter Bol)教授,以及臺灣大學圖書館館長陳光華教授為大會進行致詞。 項潔主任表示,本會議在教育部「頂尖大學策略聯盟—哈佛大學雙邊學術合作交流計畫」的支持下得以進行,也是過去一年來臺大數位人文研究中心與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雙方合作的研究成果發表。在過去一年中,雙方就如何建立漢學數位人文研究的基礎建設,花了很多時間,也邀集了很多國內外相關的研究機構與學者,一同構思並規劃漢學數位人文的未來。而本會議的召開,也是為了在此基礎上,發展更多的可以發想的未來。 包弼德教授在致詞時則表示,今年三月的時候,哈佛大學在上海召開了一次關於中國歷史數位人文研究的基礎建設會議(按:「中國歷史研究的網絡基礎設施國際研討會」)。當時邀集了許多從事資料庫開發、圖書館從業人員,以及數位工具設計的資訊人員與會。在該會議中大家已預見在當代的學術場域中,許多的資料庫已經問世,而數位分析工具也更加多元,但如何將數位資源與數位工具相結合,提供人文學者進行更多的研究並擴展視野,應該是人文學者與資訊學者需要努力的方向。在本次的會議中,包教授也期許能夠藉由彼此的分享與溝通,更進一步規劃一個數位人文研究平臺的願景,提供人文研究學者更便利使用的數位人文研究方法。 陳光華館長則期許,現今的世代已經不是各研究單位或個人單打獨鬥的時代,而是一個必須靠協作與分享來共建研究環境的時代。而本次的會議,就是希望藉由這個機會,共同串接彼此的成果,成為一個相互共享的平臺,為數位人文研究提供更多的資源。 三、研討會 本次會議共計 23 篇論文發表,最後則以一場綜合座談作為總結。兩日的議程共分為六大主題,分別為:「學術平臺介紹:理念與架構」、「跨平臺介接的理論與實踐」、「人地資訊的介接與活用」、「文本標記、探勘與分析工具」、「視覺化與應用」,以及「數位人文研究案例成果發表」等。 (一)學術平臺介紹:理念與架構 會議首先進行的場次為「學術平臺介紹:理念與架構」,由臺大數位人文研究中心主任項潔教授主持,共計三位發表人,內容大要如下: 第一位發表人為臺大數位人文研究中心洪一梅博士,發表的題目為〈數位人文的理念建構與實踐轉型:從 THDL 到 DocuSky〉。THDL 是臺大數位人文研究中心所建置的「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資料庫;而 DocuSky 則是由項潔教授主持,杜協昌博士開發的數位人文學術研究平臺。洪博士表示,THDL 的建置理念,是希望透過系統進行史料分析與視覺化呈現,讓使用者可以從中獲得多重的線索以進行更深入的歷史研究。然而,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數位科技,讓研究者不再滿足於制式化的資料庫,而期盼能夠擁有一個個人化的學術平臺,得以更自由地上載、取得不同來源與格式的資料,並進行數位工具的分析與呈現。而此構想的實踐,就是 DocuSky。DocuSky 提供個人化的數位人文研究協作,讓人文研究者不必依賴資訊技術專家,而能在研究歷程中自由運用數位科技。從研究材料的蒐集、數位資料庫的建置、文本的爬梳與標記、探勘與分析、以及時空資訊等視覺化觀察皆可透過使用者獨立操作 DocuSky 來完成。洪博士希望這種創新研究的取徑與問題意識,可以為人文研究者知識的積累,貢獻數位科技的協作力量。 第二位發表人是在德國馬克‧普郎克(Max Planck)研究所任職的何浩洋博士。發表的題目是:〈Towards a Networked Research Continue reading 【學術報導】漢學研究的新視野——「數位人文視野下的漢學研究國際研討會」會議紀要

【學術報導】國史館及臺灣文獻館1,229萬頁檔案,全面開放免費下載

國史館繼開放線上閱覽檔案數位圖檔後,今(5)日起和臺灣文獻館提供 1,229 萬頁檔案的數位檔免費下載功能;先前開放數位檔之《國民政府》檔案,也已完成 19 萬 5 千餘筆的分件作業,提供以「件」為單元的目錄查詢,讓研究者透過目錄檢索檔案時可以更加精準。 完整新聞稿 國史館網址

【學術報導】「主義」退位,「資料」先行—臺灣文學研究的新型態

文/黃美娥(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長) 圖/聯合知識庫 數年前拜讀項潔教授〈什麼是數位人文〉一文時,有段文字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他提到2010年的美國《紐約時報》,刊載了一系列名為「人文2.0」的報導,其中〈打開人文寶藏的數位鑰匙〉,指出在二十世紀歷經許多「主義」洗禮的人文學研究,下一個關鍵詞將會是「資料」(data)。此處預告的是,經由資訊技術所提供的巨量資料(big data),將為人文研究帶來新衝擊,特別是過去十分依賴各種西方理論所進行的人文研究習性。 實際上,取藉數位科技,轉化人文研究視野或方法論,很早就在世界各地引起熱潮,臺灣自不例外,即以「臺灣文學」此一學科而言,近年來也已置身於這一波數位新浪潮之中。回溯臺灣文學學科發展的歷程,是在90年代後期才得以進入大學體制內,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初期為了建立自身主體性,其研究趨向相當重視在地化、本土性,後來為能快速與國際接軌,乃關注起和東亞文學、世界文學之間的關係性,並熱切援引西方理論裨益融入全球化語境,頻繁召開許多與「主義」有關的會議。於是無形中,促使此一學科,孕育出勇於嘗試接納各種文學/文化/社會理論的「趨新」性格。 當然,臺灣文學的「趨新」活力,也表現在對數位典藏和數位人文研究的高度興趣。近幾年結合數位技術的臺灣文學研究或計畫案,正在逐年增加,在網路上便可找到若干有關臺灣古典文學、民間文學、新文學各類範疇的資料庫、網站,例如中興大學邱貴芬教授策劃的「臺灣文學大典」,筆者與遠流公司王榮文先生執行文化部委託案「臺灣工具箱•臺灣文學」,以及施懿琳教授在國立臺灣文學館支持下的「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等。至於,學者個人參與科技部執行的數位人文研究議題,近五年也有增多趨勢,在在說明臺灣文學的推廣與研究,已經進入善用新工具,走向新型態的模式了。 臺灣文學知識庫中的文訊期刊,可瀏覽查訊各刊期。 不僅官方經費挹注帶來研究型態的更新,民間力量其實也發揮推波助瀾的作用,其中聯合線上公司近期發行的「臺灣文學知識庫」,便值得注意。目前,有關臺灣現代文學的資料庫,多數係以作者小傳、作家作品目錄、作家手稿典藏、學者研究論著為主要登載對象,但「臺灣文學知識庫」所收錄為創刊於1984年11月的《聯合文學》、1983年7月的《文訊》,以及 2003年至2015年的《聯合副刊》,針對三份重要報紙、雜誌內容進行全文掃描和典藏,因此在資料庫的性質上甚具獨特意義。 其次,由於「臺灣文學知識庫」資料涵蓋時間超過三十年之久,故已累積成為巨量訊息,透過數位資料庫的迅速耙梳,能夠輔助人工研究的侷限,節省時間與精力,同時提醒當前研究者在專注作家個案研究、作品文本分析,以微觀見長的「質」性研究之外,亦當留心「量」化研究的價值。更何況,資料庫在建置時,也配有欄位檢索:《聯合文學》所設為刊期瀏覽(2006-2015)、分類瀏覽(封面故事、專欄、獨家特輯、聯文選書、作品刊登、當月作家、編輯室報告、藝文精選……)、小說新人獎(1987-2012);《文訊》為刊期瀏覽(1983-2016)、分類瀏覽(各地藝文採風、書評書介、人物春秋、銀光副刊、人文關懷、全球華文文學通訊、大陸有關華文文學研究動態、談文論藝、懷念作家、作家行止……)、百大作家(黃秋芳、李潼、陳芳明、余光中、向陽、郝譽翔……);《聯合副刊》則是日期瀏覽(2003.1-2015.12)、百大作家(楊照、張作錦、陳克華、李進文、晶晶、蔣勳、廖玉蕙……)、精選(小品、小說、文學獎、專欄、散文、詩、雜文、藝術、書評、文學沙龍、文學遊藝場),而這也顯示了三種報刊對於自我內容特色的選擇與標榜。 臺灣文學知識庫中的聯合文學期刊,完整記錄25年間小說新人獎創作樣貌演變。 另,上列資料庫所附欄位查索,無疑也暗示了重要的研究路徑,例如掌握《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便可一窺二十五年間臺灣小說新人蠭出情形,以及其間創作樣貌演變歷程;又如《文訊》「各地藝文採風」欄目,資料庫顯示自1994年至2015年共收錄有4347筆訊息,則在這長達20年的記錄中,可以發現臺灣各地區域文學深耕概況,統合起來正是一部最能刻畫地方文學生命力的臺灣當代文學史;再如《文訊》「大陸有關華文文學研究動態」,由1987年至2015年,計有633筆介紹,從中得以一窺近三十年來對岸研究臺灣文學的重點與旨趣所在。 除此之外,「臺灣文學知識庫」也能以自訂關鍵詞的方式進行查尋,即以「香港」一詞為例,《聯合文學》共得1662筆、《文訊》1000筆、《聯合副刊》26筆,若將之比對與合觀,便能掌握三者與香港文學場域產生連結、交錯的異同狀態,以及彼此所扮演傳播香港文學的角色為何?乃至鳥瞰臺灣對於香港文學的接受史與傳播史概況?又,再以「馬來西亞」搜索,《聯合文學》計有202筆、《文訊》265筆、《聯合副刊》129筆,顯示《聯合副刊》雖然資料歷時較短,卻刊有不少與馬來西亞有關的作品或訊息,故頗堪玩味。再者,整體來看,以《聯合文學》和《文訊》而言,其與香港文學關係互動較諸馬來西亞更加密切。 大抵,由上可知,「量化」研究或者「欄位」查索、「關鍵詞」研究,亦可引來新的「蛛絲馬跡」,足以協助醞釀新問題意識,甚或開拓新研究領域,日後若能配合更為高端的電子分析技術、數據統計、標記方式,就能愈加呈顯資料庫的工具性和問題性意義。其次,在上述「臺灣文學知識庫」內部三種資料庫之間的串連或參照之餘,倘能進一步延伸、利用香港地區的香港文學資料庫、香港文化資料庫,馬來西亞的馬華文學書庫、馬華文學電子圖書館、馬華文學論文索引資料庫,將能使得臺灣文學在地研究,有機會進展成為跨界、跨國研究。簡言之,未來善用、連結各類、各地、各國「資料」庫,將會是二十一世紀最要重要的人文研究新趨向,也會是臺灣文學研究的新型態與新範式。 (《聯合文學》12月號同步刊載) https://reader.udn.com/reader/story/7924/2867913

【學術報導】余光中書寫香港紀錄片 中山大學首映

紀錄片預告: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odRZ72QUKReEFtRGRRUWU5ek0/view 國立中山大學今(26)日慶祝榮譽退休教授余光中90大壽,慶生會上首播全台首支「余光中書寫香港紀錄片」作為獻禮。拍攝團隊實地走訪香江取景,訪談余光中多位文壇舊識,歷時數月錄製成40分鐘的紀錄片,回顧余光中教授文學生涯中長達11年的「香港時期」,呈現其文學創作、教學與生活點滴。首映會上除余光中教授伉儷蒞臨參與,校方也特別邀請香港中文大學榮譽退休講座教授金聖華、退休教授黃維樑、圖書館人員及余教授香港友人與會出席。 余光中1928年生於南京,20歲遷居台灣,西元1974年至1985年曾在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中文系任教,這段期間創作出已出版的163首詩作及25篇散文,是創作的黃金歲月時期,對於往後臺灣時期的創作有著深遠的影響。余光中曾說「大陸是母親,台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其作品充滿對兩岸三地的感情。文學家梁實秋先生也曾說:「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學者黃維樑教授更稱其有「璀璨的五采筆」。 「余光中書寫香港紀錄片」藉由旅行詩篇般的影像,生動地再現余光中教授在香港書寫的那段美好歲月。 本紀錄片從余光中教授朗誦詩作〈望海〉說起,全片以香港中文大學為主軸,實地走訪香港機場、沙田、船灣、馬鞍山等地,並拍攝中文大學圖書館典藏余光中教授任教時期相關手稿文物、獲頒榮譽文學博士等實體資料,搭配余光中教授友人金聖華教授、黃維樑教授與高足黃秀蓮老師、樊善標教授的深度訪談。此外,影片音樂皆以余光中教授的詩文入曲,其中兩首獲得現代民歌之父楊弦,和歌手羅大佑等著名作曲者無償授權;另兩首配樂則由中山兩名學生吳翊菱和劉羿均作曲創作,讓觀賞者共同沉浸在余光中教授那段創作時光,同時認識現代詩文學創作的風華與精隨。 余光中談到詩文創作歷程時提到,〈望海〉是從香港到高雄不久寫的,當時他相當懷念香港,來到西子灣,望著茫茫台灣海峽,越看越遠;最後,最遙遠的是望海的眼睛,深刻表達自己對香港時期的戀慕。他表示,當時全家「連根拔起」,舉家遷至香港,首先遇到的就是語言問題,因為他不會講廣東話,別人問他問題,他只能用普通話回答,「這大概是世界少有」。余教授也回憶,當時在台灣當教授一個月薪水7千元,到了香港也是7千元,「不過,是港幣7千!」待遇確實不錯。 中山大學副校長陳陽益表示,10月28日重陽節是余光中教授的生日,今天提前為余大師暖壽並發表紀錄片。「余光中書寫香港紀錄片」部份將收錄於校方圖書館內的「余光中數位文學館」,完整版另製成VCD,珍藏余學研究於香港的精采篇章。 新聞來源:http://news.nsysu.edu.tw/files/14-1342-176074,r2910-1.php?Lang=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