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報導】漢學研究的新視野——「數位人文視野下的漢學研究國際研討會」會議紀要

漢學研究的新視野 ——「數位人文視野下的漢學研究國際研討會」會議紀要 一、研討會緣起 數位人文研究,是近年來新興的跨領域學科,更是國內外學界熱門的學術議題。所謂的數位人文研究,指的是透過數位科技的協助,創新人文研究方法,啟發研究發現,擴展多元宏觀的研究視野。為了探討數位人文在漢學研究中的發展趨勢,提供研究學者交流合作的機會,並彰顯臺灣在數位人文的研發成果,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與臺灣大學圖書館於本年 6 月 4 日至 5 日,在臺灣大學圖書館國際會議廳共同舉辦「數位人文視野下的漢學研究國際研討會」。 這場會議由教育部「頂尖大學策略聯盟—哈佛大學雙邊學術合作交流計畫」支持,是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與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合作計畫中的成果之一。在這次的會議裡,雙方皆分享合作的研究成果,並邀集國內外數位人文領域的學者專家一同蒞臨,交流並闡述數位人文技術的理論與實踐,共同為數位人文研究未來的發展方向擘畫藍圖與願景。 二、嘉賓致詞 會議開始由臺大數位人文研究中心項潔主任與哈佛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包弼德(Peter Bol)教授,以及臺灣大學圖書館館長陳光華教授為大會進行致詞。 項潔主任表示,本會議在教育部「頂尖大學策略聯盟—哈佛大學雙邊學術合作交流計畫」的支持下得以進行,也是過去一年來臺大數位人文研究中心與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雙方合作的研究成果發表。在過去一年中,雙方就如何建立漢學數位人文研究的基礎建設,花了很多時間,也邀集了很多國內外相關的研究機構與學者,一同構思並規劃漢學數位人文的未來。而本會議的召開,也是為了在此基礎上,發展更多的可以發想的未來。 包弼德教授在致詞時則表示,今年三月的時候,哈佛大學在上海召開了一次關於中國歷史數位人文研究的基礎建設會議(按:「中國歷史研究的網絡基礎設施國際研討會」)。當時邀集了許多從事資料庫開發、圖書館從業人員,以及數位工具設計的資訊人員與會。在該會議中大家已預見在當代的學術場域中,許多的資料庫已經問世,而數位分析工具也更加多元,但如何將數位資源與數位工具相結合,提供人文學者進行更多的研究並擴展視野,應該是人文學者與資訊學者需要努力的方向。在本次的會議中,包教授也期許能夠藉由彼此的分享與溝通,更進一步規劃一個數位人文研究平臺的願景,提供人文研究學者更便利使用的數位人文研究方法。 陳光華館長則期許,現今的世代已經不是各研究單位或個人單打獨鬥的時代,而是一個必須靠協作與分享來共建研究環境的時代。而本次的會議,就是希望藉由這個機會,共同串接彼此的成果,成為一個相互共享的平臺,為數位人文研究提供更多的資源。 三、研討會 本次會議共計 23 篇論文發表,最後則以一場綜合座談作為總結。兩日的議程共分為六大主題,分別為:「學術平臺介紹:理念與架構」、「跨平臺介接的理論與實踐」、「人地資訊的介接與活用」、「文本標記、探勘與分析工具」、「視覺化與應用」,以及「數位人文研究案例成果發表」等。 (一)學術平臺介紹:理念與架構 會議首先進行的場次為「學術平臺介紹:理念與架構」,由臺大數位人文研究中心主任項潔教授主持,共計三位發表人,內容大要如下: 第一位發表人為臺大數位人文研究中心洪一梅博士,發表的題目為〈數位人文的理念建構與實踐轉型:從 THDL 到 DocuSky〉。THDL 是臺大數位人文研究中心所建置的「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資料庫;而 DocuSky 則是由項潔教授主持,杜協昌博士開發的數位人文學術研究平臺。洪博士表示,THDL 的建置理念,是希望透過系統進行史料分析與視覺化呈現,讓使用者可以從中獲得多重的線索以進行更深入的歷史研究。然而,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數位科技,讓研究者不再滿足於制式化的資料庫,而期盼能夠擁有一個個人化的學術平臺,得以更自由地上載、取得不同來源與格式的資料,並進行數位工具的分析與呈現。而此構想的實踐,就是 DocuSky。DocuSky 提供個人化的數位人文研究協作,讓人文研究者不必依賴資訊技術專家,而能在研究歷程中自由運用數位科技。從研究材料的蒐集、數位資料庫的建置、文本的爬梳與標記、探勘與分析、以及時空資訊等視覺化觀察皆可透過使用者獨立操作 DocuSky 來完成。洪博士希望這種創新研究的取徑與問題意識,可以為人文研究者知識的積累,貢獻數位科技的協作力量。 第二位發表人是在德國馬克‧普郎克(Max Planck)研究所任職的何浩洋博士。發表的題目是:〈Towards a Networked Research Continue reading 【學術報導】漢學研究的新視野——「數位人文視野下的漢學研究國際研討會」會議紀要

【學會公告】《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期刊第一期,正式出版與上線

由臺灣數位人文學會所主辦,並與華藝學術出版社合作之《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期刊》第一期,已經正式出版和上線,歡迎各位參閱。 期刊網址: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PublicationJournal?PublicationID=P20180801001 《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期刊》持續徵稿中,懇請各位賜稿。 徵稿啟事詳見:http://tadh.org.tw/index.php/guide_for_authors/

【學術活動】「數位典藏-研究教學新價值」講座

時間:2018年8月28日 13:30 – 17:30 地點:台大集思會議中心 台北市羅斯福路4段85號B1 亞歷山大廳 歡迎參加Wiley Taiwan與全國學術電子資訊資源共享聯盟(CONCERT)聯合舉辦「數位典藏-研究教學新價值」講座。 會中邀請臺灣數位人文學會理事長項潔教授,探討台灣數位化典藏的發展及前瞻,將數位典藏與圖書館、學術研究做妥善的連結;另一位講者是Wiley Digital Archives專案開發負責人Ray Abruzzi,他將以宏觀的角度探討數位典藏的重要性與未來發展,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詳細議程及線上報名網頁 http://news.wiley.com/wdatws

【徵稿徵件】Computational Archival Science Workshop at IEEE Big Data 2018 – call for papers

The organizers of the Computational Archival Science (CAS) Workshop at IEEE Big Data 2018 have issued a formal call for papers. This is the 3rd workshop at IEEE Big Data addressing CAS, following on from workshops in 2016 and 2017. All papers accepted for the workshop will be included in the Conference Proceedings published by Continue reading 【徵稿徵件】Computational Archival Science Workshop at IEEE Big Data 2018 – call for papers

D.H. | Python & Digital Humanities Workshop 2018

邀對數位人文有興趣的您參加數位人文學習工作坊! 本次數位人文工作坊,係以清代中葉以前(1644-1795)的氣象紀錄資料,建立自動分類處理系統, 結合災害相關之效應與因應策略進行時空整合分析,探討文本分析方法用於大量歷史氣候資料分析的可能性。 希望透過工作坊形式,邀請 20 名對數文人文領域有興趣者參加。 工作坊當天會以基礎 Python 教學與清代地方志氣象資料分群網站為上下半場內容, 敬請踴躍報名! 時間:7月20日(五) 08:30-17:00 地點:台大數位人文中心 報名網址:https://goo.gl/86E9cg ※ 茲因工作坊將採小組方式進行,預計僅收 20 名參加者,敬請踴躍報名 ※ 報名成功者將會於電子郵件通知 ※ 請自備筆電、水杯 工作坊內容:     08:30-08:50 報到     08:50-09:00 開幕式     09:00-10:20 Python tutorial     10:20-10:30 休息 Continue reading D.H. | Python & Digital Humanities Workshop 2018

【徵稿資訊】延長徵稿 —《2018 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徵稿至7月31日

《2018 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徵稿延長至7月31日 第九屆 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 會議主題:迎向人工智慧+數位人文的時代 地點:新北市金山區 法鼓文理學院 日期:2018年12月18日至12月21日 URL: http://dadh2018.dila.edu.tw

【學會公告】學會正式成為ADHO組織成員

本會於2018年六月正式成為ADHO(Alliance of Digital Humanities Organizations,數位人文組織聯盟)組織成員(Constituent Organization),相關公告請見:http://adho.org/announcements/2017/adho-welcomes-new-organizations-0 期盼學會在國際組織的參與,能提升臺灣數位人文的視野與能見度,並與各位一齊努力推動數位人文之發展。

【學術活動】DADH 2018 會議徵稿啟事

會議主題:迎向人工智慧+數位人文的時代 地點:新北市金山區 法鼓文理學院 日期:2018年12月18日至12月21日 URL: http://dadh2018.dila.edu.tw 數位人文(Digital Humanities)是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數位人文一詞是在2004年左右被提出,成為此領域發展的關鍵詞彙。雖然被研議的時間不長,數位人文卻以前所未見的速度蓬勃地發展。近年來無論是歐美、亞洲各國與台灣的學術研究機構,都相繼成立各種數位人文組織,致力於數位人文的研究與發展,由此可見各界對此領域的期待與盼望。 數位人文領域的核心概念是將現代資訊科技技術應用於傳統人文知識的探索,以突破現今傳統人文研究的限制。此跨學科視野的知識與技術的結合成果是任何單一領域所無法達成的。而數位人文領域的發展,實際上也與各種資訊技術的進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新的資訊科技,不僅能夠提供新的資料分析方法,也可能用於於創造新型態的數位資源。 近年來,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取得重大的突破,各式的人工智慧技術由理論架構的討論,漸漸走入各種實際的應用之中,並取得令人驚豔的成果。人工智慧的目標為讓機器具有如同人類般的思考與決策的能力,以解決實際的問題。然而何謂智慧,人類的思考方式及其所欲探究的問題,都與人文學科習習相關。例如:人工智慧所用來理解人類語言的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技術,已成為語言學之重要分支—計算語言學。此外,哲學的本體論所發展出之概念關聯之觀念,已為人工智慧之智慧推論的相關技術,如語意網(Semantic Web)、本體論(Ontology)、知識圖譜(Knowledge Graph)、鏈結開放資料(Linked Open Data)等之知識表達理論基礎。此類借鑑人文學科之人工智慧技術到底能夠帶給數位人文怎樣的應用與突破?人文學者該怎樣看待這些以數位資源為基礎所研發的人工智慧成果?相對於傳統人文研究在有限範圍的字句內之斟酌,人工智慧這種以大量現象為主,卻忽略少數例外的研究方法,到底對人文研究能有更多的幫助,還是帶來更多令人無法信服的結論?此皆為本次會議所欲關注之議題。 面對數位人文這個蓬勃發展的新興領域,本屆會議除延續歷年對數位人文研究各面向的關注外,並將以迎向人工智慧+數位人文的時代(Facing the Era of AI+DH)為會議主題,廣邀國內外從事數位人文之專家學者與會,期待透過彼此之對話與交流,再創數位人文研究新的里程碑。 徵稿主題 本會議敬邀徵集下列人工智慧(但不限)與數位人文領域之研究論文: 各種促進人文研究之數位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如:數位媒體、資料探勘、軟體設計、模式化等。 有關人文研究數位文獻的資訊科技,如資料探勘、社會網絡分析、視覺化、圖像化等。 數位人文理論及認識論之研究。 有關數位資料或數位科技之文學、語言學、文化、歷史等人文研究及跨學科研究。 數位人文於人文學科教育之影響。 音樂、電影、戲劇等數位藝術,文化遺產、數位遊戲、虛擬實境、數位設計、新媒體等數位應用。 其他資訊科技與人文研究議題的結合。 徵稿辦法 徵稿形式:論文摘要、海報摘要、Panel 提案。 線上投稿網址:https://easychair.org/conferences/?conf=dadh2018 投稿格式: 論文摘要:1000 – 3000 字 海報摘要:500 Continue reading 【學術活動】DADH 2018 會議徵稿啟事